中心供氧系统液氧罐的减压装置及其使用过程
中心供氧系统中,液氧罐作为主要气源之一,广泛应用于医院等医疗场所。其供氧过程涉及低温液态氧的储存、汽化及压力调节,其中减压装置在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供氧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液氧罐通常为双层真空绝热结构,内部储存温度约为-183℃的液态氧。由于液氧在常温下极易汽化,系统通过自然蒸发或设置增压器将其转化为气态氧,供医院使用。然而,汽化后的氧气压力较高,通常可达0.8 MPa以上,远高于医疗终端所需的0.4 MPa标准压力,因此必须通过减压装置将压力降至安全、可用的范围。
减压装置一般由两级减压系统组成。第一级减压安装在液氧罐出口或汽化器后端,将高压氧气降至中压水平,起到初步稳压和缓冲作用。第二级减压则设置在供氧主管道进入病区前的区域箱或楼层总阀箱内,将中压氧气进一步稳定至终端所需的 0.4 MPa ±0.05 MPa,确保各病房、手术室等使用点的压力恒定。
减压装置通常配备安全阀、压力表、过滤器和超压报警装置。安全阀用于防止系统压力异常升高造成危险;过滤器可去除汽化过程中可能携带的杂质,保证气体洁净度;压力表实时监测前后压力,便于运维管理;当压力超出设定范围时,报警系统会发出声光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减压装置需持续稳定运行。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包括密封性测试、压力校准、阀件清洁等,防止因长期使用导致的阀芯磨损、膜片老化等问题影响减压性能。同时,减压装置应具备自动调节功能,能根据用气量变化自动调整开度,保持下游压力恒定,避免因高峰用氧导致压力波动。
减压装置是中心供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其合理配置与稳定运行,是保障医院各科室安全、连续、高效用氧的重要基础。